奉獻的是愛心,挽救的是生命,無償獻血是獲得安全血液供應的重要渠道,也是利國、利己、利家的高尚行為。成年人平均有4000~5000毫升血液,其中20%左右的血液處于貯存?zhèn)溆脿顟B(tài),每次獻血200~400毫升,兩次獻血間隔不少于6個月,是安全無害的,而且還可以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,對預防高黏度血癥、心腦血管病有一定的作用。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,獻血者及家屬享有免費或者優(yōu)先用血的權利。
典型誤區(qū)
一、血是人體精華,獻血會使人“傷元氣”。
受傳統(tǒng)觀念的影響,很多人依然對獻血存有顧慮。其實不然,人體的血液在不斷地新陳代謝,一次獻血200~400毫升只占總血量的5%~10%,儲存的血液會馬上補充上來,不但不影響健康,還能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定期獻血的人比不獻血的人更不易衰老,還可預防、緩解高粘血癥,降低心腦血管病發(fā)生。
二、獻血容易貧血。
獻血者按規(guī)定間隔日期獻血,是不會引起貧血的。每次獻出的少量血液通過機體調(diào)節(jié),很快就會恢復正常,并不影響血液再生功能。相反,經(jīng)常獻血會刺激造血器官,增強造血功能。而貧血是種疾病,在獻血查體時貧血的人會被篩出來,不能參加獻血。
三、獻血會被傳染疾病。
有一些疾病是通過血液傳播的,但正規(guī)采血是安全的。血站所用的注射器和采血袋是經(jīng)過嚴格滅菌消毒的一次性用品,用后即銷毀,不會得傳染疾病。我國推行無償獻血,堅決制止買血賣血行為,才能保證醫(yī)療用血的質(zhì)量,才能遏制經(jīng)血液傳播疾病的危險, 最大限度地保護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身體健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