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腐
中國人制作豆腐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
豆腐的創(chuàng)制徹底改變了豆子的命運
很多人都驚嘆小小的黃豆竟能有如此神奇的變化

在更樓鄧家村的鄧先姣家里
經(jīng)過一夜浸泡的黃豆
個個吸飽了水分
正等待著變成白嫩可口
營養(yǎng)豐富的鹽鹵豆腐

磨豆子便是制作的第一步
以前都是人工推磨費時又費力
如今有了磨漿機
不一會兒的功夫
豆?jié){糊便緩緩地被送到套著紗布的大木桶中
而磨豆也是鄧先姣制作鹽鹵豆腐
唯一使用機械的地方


這邊機器轟鳴
廚房里也是“熱火朝天”
待到豆子磨好
灶臺鐵鍋里的水也燒開了
滾燙的開水倒入磨好的豆?jié){糊


陣陣豆香迎面而來
這便是工序的第二個步驟
泡漿
而接下來便是晃包了
將裝著豆?jié){糊的紗布不停地晃動 擠壓
過濾掉殘渣瀝出豆?jié){
雖然會增加工作量
但做出來的豆腐會更加細(xì)膩
轉(zhuǎn)眼間木桶里就裝滿了濃白的豆?jié){

這就要開始煮漿了
鄧先姣先在鍋里澆上一點菜油
以免豆?jié){粘鍋
然后便開始一盆盆地將木桶里的豆?jié){送到鍋里
十幾分鐘后
沿著鍋蓋偷溜出來的白煙提醒著人們
漿就要開了
隨手舀起一勺倒入碗中
愛吃甜的放糖
愛吃咸的放點醬油
不管哪一種
都是香醇濃郁久久回味

煮好的豆?jié){稍稍放置溫?zé)岷?/p>
才到了真正考驗技術(shù)的時候
俗話說鹵水點豆腐 一物降一物
這鹽鹵豆腐的手藝就在點漿和包漿中體現(xiàn)出來

鹵水點進(jìn)木桶之后
用勺子輕輕攪動,
豆?jié){漸漸凝聚成小塊
接著小塊變大塊。
待到表層變成清水
豆腐花也就做成了

接著塊狀的豆腐花被舀進(jìn)鋪好籠布的木盒子
待木盒裝滿
再用籠布把豆腐花裹緊壓實
漿水漸漸濾出
豆腐花慢慢成型
至此一篩白嫩白嫩的豆腐也就做好了

有人說人生三大苦 撐船 打鐵 磨豆腐
盡管辛苦
但在鄧先姣眼里
祖輩們傳下來的手藝卻不能丟
如今鄉(xiāng)里鄉(xiāng)親想吃豆腐了
就會結(jié)伴買來豆子
請鄧先姣幫忙做豆腐
鄧先姣也從不拒絕

因為她不僅想讓大伙兒吃到最正宗的鹽鹵豆腐
更想讓更多人感受到豆腐背后的鄉(xiāng)土與人情
(文/夜如百合 朗讀/沈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