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勞動一小時,看起來不起眼,但是通過水滴石穿的堅持、集腋成裘的積累,點滴服務匯成暖流,涓涓愛心凝聚力量。今年以來,杭州建德市1600余名村社干部帶頭、1.7萬余名黨員群眾參與,常態(tài)開展“每天勞動一小時”活動,以辛勤勞動為民辦實事。
“我一個人在家,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利索了,想出門遛遛彎找人拉拉家常都不方便,還好有你們來陪我聊聊天解解悶?!睔J堂鄉(xiāng)謝田村老人洪玉生感慨道。今年以來,謝田村黨員志愿服務隊聯(lián)合欽堂鄉(xiāng)衛(wèi)生院開展“一三五”走訪志愿服務活動,持續(xù)開展周一入戶拉家常、周三進門幫拾掇、周五進家測血壓等服務。
新安江街道結合“勞動一小時”,推行“樓里微光”做法,以黨員所長服務樓棟所需,把樓棟里的黨員和熱心群眾組織起來,組建一支樓棟紅管家隊伍,讓他們在樓道里亮身份、比服務、作表率,在小樓開展政策宣講、矛盾調解、小修小補、公益服務等活動,收獲小區(qū)居民點贊?!斑@把菜刀鈍了,我又要去找老陳磨刀。”在新安江街道府東社區(qū),有這樣一位暖心樓幢紅管家陳曉東,從企業(yè)退休之后,閑不住的他自掏腰包購置了磨刀工具,每個月的15日,他都早早地支起磨刀工具,慕名來找他的居民也越來越多。
在壽昌鎮(zhèn),黨員志愿者們結合“勞動一小時”,還開展了“幸福方桌”助餐服務,通過黨員示范引領,積極推動“共富菜園”落地生根。該鎮(zhèn)桂花村率先垂范,盤活村內閑置拋荒地,開墾出1.05畝菜地,將菜地劃分為16個種植責任區(qū),由黨員志愿者進行認領種植,在“共富菜園”開展“勞動一小時”,形成“村兩委+黨員+老太生產隊”的管護模式,收獲的蔬菜專供“幸福方桌”老年食堂,讓全村50余名老人吃上放心菜,感受方桌暖。
另外,為讓老人更好地保護好自己的“錢袋子”,近年來建德市以“勞動一小時”全面助推“走村不漏戶、戶戶見干部”落地落細。鎮(zhèn)村干部、黨員志愿服務隊走網(wǎng)格、訪老人、邊勞動、邊連心,在提供暖心關愛服務的同時,還開展防詐騙知識面對面講解等服務。自開展“勞動一小時”活動以來,累計服務空巢老人2.1萬人次,農村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大幅下降,減少了矛盾隱患,提升了治理效能。
“‘勞動一小時’貴在點滴積累,難在持之以恒。”建德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,將繼續(xù)發(fā)動黨員干部圍繞環(huán)境整治、網(wǎng)格巡防、愛心服務、集體出工這“四個一小時”,堅持從小處著眼、小事著手,讓黨員干部在點滴志愿服務中踐行初心使命,以實干換取變化,以實績贏得口碑。
(來源:潮新聞)
